曾经深陷产能过剩漩涡的钢铁行业,如今已经步入深度调整期,但需求的低迷却让这个行业再次遇到艰难时刻,行业成员自然也难以幸免。
3 月 30 日,本钢板材(SZ000761,股价 3.89 元,市值 159.8 亿元)发布的 2022 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26.17 亿元,同比下滑 19.63%;归母净利润亏损 12.33 亿元,较 2021 年同期由盈转亏。
(相关资料图)
本钢板材的业绩走势,也基本反应了钢铁行业的窘境。2022 年,钢铁行业运行环境较为严峻,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能源价格坚挺、钢材价格下跌,行业经济效益下滑,全球钢铁市场低迷,钢铁企业效益同比下降。
钢铁行业利润下滑 9 成
产一吨钢赚超千元利润的时代,显然成为了钢铁行业的过去式,业绩下滑是钢铁企业在 2022 年的普遍情况。
以本钢板材为例,这家在 2021 年尚能实现归母净利润 25 亿元的钢铁企业,业绩在 2022 年直接变脸,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亏损 12.33 亿元,同比下滑 149.31%。
从产量来看,本钢板材在 2022 年变化并不明显,全年实现生铁产量 1000.3 万吨,同比增产 16.53 万吨;粗钢产量 1055.2 万吨,同比增产 11.4 万吨;热轧板产量 1328.74 万吨,同比增产 7.05 万吨;冷轧板产量 594.8 万吨,特钢材产量 44.34 万吨。
不过,本钢板材在业绩预告中提到,2022 年 4 月以来,钢铁行业下游市场偏弱叠加疫情干扰,钢铁行业面临需求减弱、钢材价格持续下行。此外,2022 年以来铁矿石、焦煤、焦炭、合金、废钢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先升后降,整体处于高位,对钢铁生产成本端造成较大不利影响,推高了经营成本。
兰格钢铁数据显示,从吨钢利润数据来看,2022 年整体钢铁行业吨钢利润呈现快速下降的态势,全年的吨钢利润仅在五十元左右,而重点钢企的的吨钢利润可以到百元左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 A 股上市公司 2022 年年报预披露阶段,钢铁企业业绩预减、亏损的消息频出,动辄上亿元的利润减少甚至超十亿元的亏损。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重点钢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65875 亿元,同比下降 6.35%;实现利润总额 982 亿元,同比下降 72.27%。
相比重点钢企,全行业的表现更加惨淡。来自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2 年对于国内钢铁生产企业来说,可谓是 " 惊心动魄、上蹿下跳 ",从供给冲击到需求收缩,从大幅盈利到大幅亏损,从降本增效到减亏盈利,去年整体钢铁行业实现利润总额 365.5 亿元,同比下降 91.3%,由此成为利润下降最猛的行业之一。
不过,这种下滑也是从下半年开始。以本钢板材为例,公司 2022 年上半年尚能盈利约 5.6 亿元,但三、四季度分别亏损 8.20 亿元、9.75 亿元的表现,让本钢板材的业绩最终陷入亏损泥潭。这种情况也直接反映出钢铁企业的普遍遭遇。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2 年,由于原料价格从高位回归理性,从而使得钢铁的生产成本有所下降,但由于钢价的下跌幅度明显大于原料价格的跌幅,钢铁生产企业的利润呈现明显下降的态势,2022 年全年钢铁行业实现利润总额 365.5 亿元,同比下降 91.3%,其中上半年盈利 826.1 亿元,下半年亏损 460.6 亿元。
钢铁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
" 从大幅盈利到大幅亏损,从降本增效到减亏盈利,从减产减亏到结构调整,从兼并重组到产业集中,从生死存亡到乐观面对,从战术扩张到战略调整,国内钢铁行业的深度战略调整由此开启。"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昕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葛昕的依据是重点钢企在 2022 年的利润总额(982 亿元)远高于全行业(利润总额 365.5 亿元)。兰格钢铁的数据显示,作为钢企龙头的中国宝武去年实现利润总额 312.8 亿元,占重点钢企利润的 31.8%;而暂居钢铁行业利润榜第二位的湖南钢铁集团实现利润总额 150.3 亿元,占重点钢企利润的 15.3%;中国宝武和湖南钢铁集团总计的利润占比达到了 47.1%,近半壁江山。
在葛昕看来,这表明国内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效应正在深度发酵着,在钢材市场大幅波动的环境中,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同时也表明了这几年钢企针对下游需求变化而进行的产品结构调整正在发挥着有效作用。
与此同时,在 " 双碳 " 目标以及需求走弱的背景下,中国钢铁行业发展逐步进入深度调整期,在钢企着手利润之争的市场中,行业产能集中再次遇到风口。
2023 年开年以来,由于受到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强预期的带动以及原料成本相对高位的强支撑,国内钢材市场呈现震荡上涨的行情,截至到 3 月 28 日,兰格钢铁综合绝对价格指数达到了 4528 元 / 吨,较年初(4364 元 / 吨)上涨 164 元 / 吨,涨幅为 3.8%,其中最高点为 4650 元 / 吨(3 月 14 日),最大涨幅为 6.6%。
钢价的震荡上涨也增强了钢厂的生产积极性,产能释放力度相应增强,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均呈现同比增长态势。但在钢价震荡上涨、钢铁产量释放增强的背景下,整体钢铁行业却再次经历了全行业亏损的境地。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 年 1-2 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 11906.5 亿元,同比下降 6.7%;营业成本 11528.6 亿元,同比下降 4.4%;亏损 101 亿元,同比下降 151.1%。
但在葛昕看来,亏损对钢铁行业不见得就是坏事:" 从全国粗钢产量及吨钢利润的数据来看,钢企在居高不下的成本和有限上涨的钢价之中陷入了亏损的境地,因此钢铁生产企业的经营压力也再次加大,从而使得今年以来的钢企破产整合、联合重组的步伐明显加快。"
每日经济新闻
关键词: